黨的十八大以來,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堅持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全面發力,十年間,全村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從一個相對落后的小山村,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白水河村總面積42.5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組,總人口4213人。十年來,讓村民感受最大的變化是足不出村就可以務工增收。
白水河村全貌
“以前我們打工都是背井離鄉,現在家鄉發展很好,附近的企業、生產基地很多,都是就近務工,現在發展好了,我們老百姓腰包也鼓起來了。”務工群眾詹仁瑩笑著說。
“周邊很多老百姓的土地都是流轉了的,我們的土地已經入股了,年底我們工資是分開算的,工人工資每個月3000—6000不等,我們帶班的每年算下來總共五六萬元。”金州蔬菜基地管理人員韋榮說。
村民在金州蔬菜基地育苗大棚務工
白水河村八光海子壩區的金州蔬菜基地面積1600畝,種植面積1529畝,已取得GAP、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通過幾年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省級扶貧示范園區、省級重點園區、黔西南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
八光海子蔬菜管護忙
“這片基地以前都會被水淹,后來經過相關部門整治,建設了高標準農田,在我們公司努力下,經過這十年的發展,建成了噴灌1529畝,育苗中心12000平方米,還配套了冷鏈設施,這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蔬菜以前主要賣州內,通過高速路網等設施保障,我們賣去了香港、深圳、廣州,乃至于新加坡,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們種植的蔬菜能出口。下一步,我們依托金州蔬菜產業鏈平臺,通過帶動老百姓和合作社,共同把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大家共同富裕。”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劍如是說。
十年來,讓白水河村民感受明顯的另一個變化就是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通村路、入戶路全部硬化,電網改造全覆蓋,安全飲水全面達標,住房無危房目標全面實現。
“以前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石山路,走哪里還要扶巖石,現在國家政策也越來越好了,我們還有養老金,生活條件更好了,大家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白水河村村民王定榮說。
白水河村全貌
目前,白水河村人均收入已達18764元,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白水河村支兩委堅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村民們繼續奮力耕耘,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共同描繪村美民富的新畫卷。
“我們白水河總體發展以產業為主,基礎設施還在繼續改善,包括產業路、污水排放都將開展起來。鄉村振興規劃發展上,整個白水河村15個村民組的總體規劃已經結束,以后我們將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它落實落地實施好,為我們白水河村打造一個美好的前景,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白水河村黨支部書記韋貞武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