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義龍新區德臥鎮緊扣發展新理念、新要求,以黨建為引領,圍繞特色產業做文章,創新鄉村治理方式,加快鄉村振興進程,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德臥鎮把人居環境整治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與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移風易俗結合起來,全鎮各村面貌發生了變化。在德臥鎮坡告村,身穿紅馬甲的村干部帶領村民整治環境衛生,把村里村外打理得井井有條。
“我們村環境通過大力整治后,現在住的周圍都變得干干凈凈的,住起來舒服多了。”村民張朝鳳告訴記者,近段時間,通過村里面的干部大力宣傳后,大家逐漸養成了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新農村生活方式,現在農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坡告村村民龍榮秀說:“村委會的干部隨時來宣傳這個移風易俗相關事宜,喊我們紅白喜事都要節儉,這個對老百姓好處很多,提倡節約,不大操大辦。”
坡告村的新風貌僅是德臥鎮各村村容寨貌新變化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德臥鎮建設生活垃圾轉運站和配套設施1座,配備垃圾清運車10輛、環衛工人59人,生活垃圾費收繳實現全鎮144個村民組全覆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100%。在與興義市同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全鎮劃分56個三級網格由182名網格員包保,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宣傳移風易俗政策50余次,文明工作再上新臺階,群眾滿意度、幸福度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該鎮還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補齊“三農”短板兩大任務,做優特色發展文章,全年完成水稻、玉米、蔬菜、金銀花、烤煙、甘蔗等產業累計產量30358噸,產值7.4億元。特別是以八光海子和毛杉樹等壩區持續推進農業產業高效發展,打造了特色蔬菜產業新引擎。
“2022年蔬菜生產,我們緊扣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市場,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消費習慣,主要種植菜心。我們加強基地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包括采摘、分揀、運輸每個環節都做到位,金州蔬菜在江南市場、東莞市場、北方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全年蔬菜基地產量達到3500噸,產值將近3000萬元。”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劍說。
“十年前我們打工都是背井離鄉,在廣東、上海離家比較遠,現在家鄉發展很好,附近的企業、生產基地很多,都是就近務工,人也比較多,現在發展好了,我們老百姓包包也鼓起來了。”務工群眾詹仁瑩高興地說。
在做大做強壩區產業的同時,德臥鎮還在抓細項目發展上下功夫,全方位推進鎮域經濟發展。
“投資937萬元建成金銀花烘干分揀轉運中心,將帶動6.5萬畝金銀花產業提質增效,每年實現金銀花的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000萬元以上。南盤江畔精品水果今年已取得了大豐收,香蕉、芒果、甘蔗、紅心蜜柚等1.1萬畝熱帶精品水果實現銷售收入7000萬元以上,全鎮共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的企業有兩個,帶動種植蔬菜2.2萬畝,增加了8000萬元的收入。”德臥鎮黨委書記潘洪介紹說。
德臥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胡忠燕介紹:“德臥鎮有1300多戶農戶在種植金銀花,價格在20元每斤左右,我們將繼續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種植。”
下一步,德臥鎮將持續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鄉風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助推鄉村振興。
“在2023年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安排部署,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習、大落實活動,繼續狠抓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全體干部職工將踔厲奮發、勇于前行,做好蔬菜小鎮的創建和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等各項工作。”德臥鎮黨委書記潘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