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義龍新區樓納村:產業輪子越轉越快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義龍新區樓納村:產業輪子越轉越快

發布時間:2022-11-22 ?字體:   點擊量:次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信息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作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

       冬已至,天漸寒。近日,記者走進義龍新區頂效街道樓納村,清澈小河繞村流過,布依小樓依山而建,鄉村公路連接家家戶戶。蘭花種植基地內,自動化噴灑裝置旋轉著給一排排蘭花澆水,紫香蘭、文心蘭、樹蘭等蘭科植物青翠欲滴、含苞吐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簾。

 

       “我們蘭花基地的訂單不斷,基本上每天都在出貨,銷往全國各地。”黔西南州綠緣動植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主管吳克城這幾天忙個不停,只見他拿著手機一邊核實訂單,一邊又指揮著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們將達標出苗的蘭花修枝、打包、裝箱。

 WechatIMG849.jpeg

 

        吳克城向記者介紹,自2012年黔西南州綠緣動植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駐樓納村后,已經發展蘭花種植200余畝。目前,基地一年可產國蘭15萬盆,兜蘭、米爾特蘭,紫香蘭、文心蘭、樹蘭、彗星蘭各30萬盆,雜交蘭100萬盆,可解決樓納村60人長期就業,帶動80至100戶農戶增收。

 

       “在這里干活很輕松,離家又近,每天都有活干,有工資拿,土地流轉出去每年還能參與公司分紅,一年下來,能存不少錢。”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黃庭秀四年前回到村里后就一直在蘭花基地里務工,從普通工人干到了小組長,她的工資也增長了不少。

 

       “現在村里規劃得越來越好,有這么好的產業,留在村里發展就是最好選擇,還能時常陪在家人身邊,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留在村里后,黃庭秀再也沒有動過外出打工的念頭。

 WechatIMG850.jpeg

 

       據悉,2011年以來,樓納村先后引進綠緣花卉公司、弘承農業開發公司等多家涉農企業入駐發展現代化農業和觀光農業,通過龍頭企業、大戶帶動,采取“水稻+油菜”“烤煙+油菜”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一田多用、一畝多收,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業促增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企業,村民每年實現最低保底分紅256.16萬元。

 

       同時,隨著樓納村相繼獲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等榮譽后,也吸引了周邊不少游客前來旅游,村民們紛紛乘勢而上,開起了農家樂、鄉村客棧。

 

        “樓納發展越來越好,來游玩的人也多了,我就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民宿,生意好的時候一年能掙個10多萬呢,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算起收入賬,村民吳尚連美滋滋地說道。

 WechatIMG848.jpeg

 

       如今,村美民富產業興,已經成了樓納村在新時代答卷上,繪就的鄉村振興最“靚”底色。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3896元增長到了2021年的15220元,年均增長29%,村集體經濟積累由原來的3.5萬元增加到35萬元。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接下來,樓納村將繼續圍繞‘五個振興’,著力建強產業體系,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以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等為建設重點,進一步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共創樓納更好未來。”樓納村黨總支書記陳再安說。

 

相關信息

    無相關信息
出海版理财系统软件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